绿美郧阳 通讯员 姬廷顺 摄
11月15日,郧阳区实验小学组织27名学生及其家长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一起到郧阳汉江大桥附近捡垃圾。
郧阳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汉江流经郧阳136公里,占十堰境内全长的63%;库岸线全长821公里,占全市19%,是名副其实的南水北调大“水井”。
群岛如画 特约记者 李尚菲 摄
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十年来,郧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协作帮扶结硕果
近日,在郧阳区一中“京郧学生食堂”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刮平、覆膜,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是北京市落实国家“南水北调”对口援建政策,对郧阳区对口援建的工程项目之一,总投资2700万元,规划建设一栋建筑面积7062平方米的四层框架建筑,新增2000个学生就餐座位。
“‘京郧学生食堂’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郧阳区一中办学条件,解决学生就餐拥挤问题,提升学生就餐品质。”郧阳区一中校长毛士文介绍。
这是京郧对口协作的一个缩影。十年来,北京市东城区与郧阳区两地率先实现“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全面协作共建,东城区17个街道、1个管委会结对帮扶郧阳区19个乡镇,累计援郧项目35个、协作资金2.2亿元,撬动社会投资近20亿元。东城区先后选派9名优秀干部,对口协作26所学校、9家医院。
除援建项目外,在绿色农产品销售方面,京郧两地坚持多年深化合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10月18日,“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京堰对口协作十周年”专题展暨水源地绿色农产品博览会“同护清水永续北上共享绿色健康郧阳”主题日活动在北京举办,郧阳橄榄油、红薯粉条、香菇木耳等50余种产品亮相北京,北京公交集团工会和东城区人民政府机关服务中心分别和郧商公司签订供需对接订单合同。
十年间,郧阳连续五年在北京举办美食节,连续四年在北京开展农特产品展销活动。”
在京堰对口协作同时,水利部定点帮扶郧阳,共护一泓清水,助力库区高质量发展。
位于郧阳区南化塘镇西河村的滔河水库承担着下游十淅高速、209国道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任务,随着运行年限的不断增长,安全隐患日益突出。
为消除安全隐患,保一方平安,该水库亟需除险加固。为此,水利部提供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先后协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对滔河水库的安全类别进行鉴定,对《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滔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技术指导。
今年,水利部又为滔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争取国债资金9700万元,该项目已于6月20日正式开工。
十年来,水利部先后深入郧阳区80批次解难题促发展,选派9名优秀干部到郧阳蹲点帮扶,支持郧阳水利资金19.7亿元,引入资金1.96亿元,实施技术帮扶39项,培训各类人员4400人次,助销郧阳农产品价值6000万元。
“文明河流”见成效
11月2日,郧阳区城关镇组织百余名志愿者在龙舟广场开展守水、护水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李娇说:“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会动员我的亲戚朋友一起爱护水源。”建设“文明河流”
特约记者 曹忠宏 摄
今年以来,郧阳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开展党员引领、全民倡导等“四大行动”,掀起“文明河流”建设热潮,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
郧阳区通过设置生态环保公益广告,开展守水护水节水宣传活动,营造“文明河流”建设浓厚氛围,引导群众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养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我们老年大学80余名老年学员集体宣读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守井人”誓词》,并在争当‘守井人’的承诺牌上签名,庄严承诺当好守水护水志愿者。”郧阳区委老干部局局长魏赫男说。
郧阳区持续巩固河(湖)长领导体制和责任机制,通过“一月一督导、两月一通报、季度一考核”逐级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根据十堰市河(湖)长办通报,郧阳区河(湖)长的出征率、河(湖)长履职合格率、联系部门履职合格率均达100%。郧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把“文明河流”建设纳入每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重要内容,全区200余名巡河巡库员常态化摸排全区306条支沟。
郧阳区成立“文明河流”观察团,把农村人居环境检查和守水护水巡查相结合,每月组织人员对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和河流、支沟环境开展一次专项巡查,并就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交办和督促整改,并适时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确保问题快速整改到位。
截至目前,郧阳区开展“文明河流”建设宣传活动1240余场次,开展生态环保和守水护水志愿服务活动236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达4万余人次。观察团开展专项观察活动20次,深入临河村组开展守水护水“村村响院院到”生态文明宣讲活动12次,督办整改河道及农村人居环境等问题。
智慧护水提质效
11月14日,在郧阳区谭家湾镇黄畈村,1架归巢式无人机缓缓升空,对龙泉河流域展开巡查。郧阳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主任赵天真介绍,使用归巢式无人机自动巡航,大大提高了小流域监管效率。
在汉江郧阳区段,郧阳区汉江护水志愿者正在打捞江面漂浮物 记者 全正 摄
今年以来,郧阳区以物防为基础、以技防为关键、以人防为补充手段,构建“卫星看、监控盯、水上巡、岸上查”的四位一体水质监测体系。
郧阳在建成全市统一的“1336”水质智慧监测体系(包含1个中心、3个平台、3支队伍、6个监测子系统)基础上,创新建设1336+N水质智慧监测体系,结合郧阳汉江和库岸线实际,陆续拓展接入6个方面10个子系统,各类监控设备达到1200多个。
“通过6个子系统实现对问题的发现和收集。对发现的问题通过调度平台在30分钟内交办处理,承办单位48小时内处理完毕。”赵天真介绍。
郧阳区将消落地监管系统和无人机巡航监测系统纳入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重点监测系统,主要在消落区边缘建设具备语音警报和喊话功能的高清摄像头,配备巡库巡河队伍,通过监管系统全天候监管巡护人员巡护轨迹,及时解决涉水质安全问题。同时,通过卫星和18台无人机及时对库区内消落地人为生产活动、违规垂钓、非法捕捞、畜禽养殖等行为进行高点实时监控。目前,已设置530个监测点位,覆盖全区136公里水域和821公里库岸线,配备108名巡库巡河人员,建设无人机机场16个。
无人机自动巡航,巡航半径达10公里,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巡航,一体化监测管控平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置。
同时,郧阳区将农治设施监测系统、面源污染监测系统、智慧水务监测系统、水库动态监测系统、矿山监测系统、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系统、森林防火监测系统、尾矿库监测系统八个系统纳入同步展示系统。目前,已接入农村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测点102个,矿山监测点位108个。
另外,郧阳区组建汉江清漂“联合舰队”,配备高效的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清漂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5倍以上,护水净水能力大幅度提升。
小流域治理绘画卷
近日,谭家湾镇黄畈村组织村民在龙泉河河道里栽植菖蒲。黄畈村党支部书记陈忠霞说:“这次新栽菖蒲6000多平方米,河道净化能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以来,郧阳区坚持以谭家湾镇五道岭村绿色循环种养和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示范点、黄畈村“房—田—河”一体化治理示范点、食用菌循环经济发展示范点三个示范点建设引领全流域综合治理。
郧阳湖湿地美好生态 记者 潘世新 特约记者 李镇海 摄
五道岭村绿色循环种养和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示范点位于谭家湾镇圩坪河沿线,龙泉河流域上游。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该村构建了“猪—沼—菜(果、茶)”绿色循环种养模式,打造了集生态养殖、设施蔬菜、清洁能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4000亩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在五道岭村心怡农场,各种时蔬长势喜人。“使用有机肥种的蔬菜品质更好,年产值400余万元。”农场负责人毕金玉介绍,发展设施蔬菜每年需要有机肥近千吨,十堰宏阳生态养殖公司保障了有机肥的供应。
十堰宏阳生态养殖公司董事长洪洋林介绍,公司已采取干湿分离法处理畜禽粪污,生产的有机肥主要供给心怡农场、湖北绿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沿线的茶叶、小水果基地。
该公司养殖场建设伊始,便配套建有两条有机肥生产线和一套沼液输送管网,建有一座总容积1000立方米的CSTR厌氧发酵池,对每天产生的近10吨猪粪进行干湿分离,将干粪发酵处理后加工成有机肥,用来改良土壤,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有机农业。
今年,郧阳区升级改造原有的两条有机肥生产线。“我们公司每年被湖北绿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消纳养猪场粪污约1.2万吨,生产有机肥约5000吨,年减施化肥近30吨,实现了绿色种养循环。”洪洋林笑着说。
同时,郧阳区积极谋划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外滩公园美如画 特约记者 李尚菲 摄
近日,曲远河河岸修复项目正在如期推进,目前已完成项目进度的40%。曲远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现场负责人龚道宏介绍:“此项目属于水生态环保项目,包含水生态修复、人工湿地处理和路边乔木绿化种植,目前,正在进行1000米左右的河道治理以及人工湿地现场施工。”
近年来,郧阳区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坚持“山水林田草、气电房产人”综合治理,统筹实施水土流失治理、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扎实推进山水林田联治、流域控源截污、绿色产业升级、生产生活转变、镇村人居提质五大行动,推进小流域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目标。目前,汉江(郧阳段)入库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以上,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产业向新展新姿
9月3日,郧阳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郧阳近年来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之一,该产业集群主要位于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主要包括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商用车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等。
近年来,郧阳区聚力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紧扣绿色低碳方向,积极融入十堰“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推动发展理念、主导产业、重点企业转型升级,产业不断向新,生态不断向绿。
为推进汽车产业加快转型,郧阳区成立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工作专班,在全区范围内抽调骨干力量,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建立分工明确、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抢抓新能源赛道,坚持“项目为王”,以“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为抓手,加快推进佳恒5G+智慧工厂、华阳智造产业园、龙岗精密智能制造园、大运智能化工厂项目等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建设,为工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郧阳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已形成整车、零部件、新材料协同发展格局,拥有多家龙头企业,其中万润新能源申报的磷酸铁锂获“湖北精品”称号,公司成为电池正极材料头部企业;湖北佳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卸车液压油缸市场占有率在国内连续多年占比30%以上,成为国内行业领先品牌。集群关联企业达279家,其中规上企业58家,上市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32家。
郧阳区新材料产业蓄势待发。昊朔新能源产业园建成投产达效,武当实验室储能 PACK及集成研发项目、智能充电桩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储能系统8.3GWh项目稳步推进;引进江苏鑫华、四川国大等头部企业,合作建设半导体新材料制造基地,鑫阳半导体中试线投产,硅产业实现突破性进展。探索构建镁产业链,放大资源转化优势。
东方橄榄园 特约记者 周家山 摄
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农文旅产业也不甘示弱。郧阳区着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依托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香菇种植基地、全省最大的油橄榄种植基地和连翘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研发出了橄榄油、珍稀菌、连翘茶等一批市场俏销的食药同源产品,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5项。
郧阳区主动融入“大武当”旅游规划,用好“恐龙蛋”“郧县人”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串联13个3A级以上景区,推动研学旅游、康养度假、生态休闲突破性发展。
“我们将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切实守好核心水源地,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郧阳区委副书记、区长梅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