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忙,正热的时候咋又来了。”这天,我来到闫老爷子家,一进门,老爷子熟悉的话又响起来。听着老爷子像亲人一样的这句“咋又来了”,我鼻头一酸,几乎要掉下泪。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您老近来身体可好?”“你们是干什么的?还行,谢谢你们关心。”那时他的话语礼貌却略显疏离。家住东岭街的闫老爷子今年63岁,老伴早早走了,两个女儿出嫁了,平时家里就他一个人,而且患有尿毒症,每周要透析两次。随着深入了解,我更切身地体会到他的困难。我寻思着还有哪些政策他没享受,能给他带来一点帮助。在我的联系申请下,相关部门为他办了慢病补助。三不五时上门地上门聊聊天、唠唠嗑,我们的关系慢慢亲密了起来。我叫他“老爷子”,他总是“责备”我去太多,耽误事儿。虽然我们不是亲人,但像亲人一样相处愉快,互相关怀,互相牵挂。不知不觉中,快到了晚饭时间,闫老爷子一直留我在家吃饭,想着还有事要处理,便约定下次一定叨扰。回来的路上,望着落日余晖,江面波光绚烂,我的心也轻快了许多。
胡老汉是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北门社区城南路小区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胡老汉的老伴也是一位70多岁了老太太,平日里老两口相依为命,儿子胡兄偶尔过来伺候二老。我和胡老汉认识是在2021年疫情防控摸排时,我按照院党组安排,负责胡老汉居住的楼栋疫情防控。第一次到胡老汉家了解情况,胡老汉的儿子也在家,胡老汉因年岁大,说话口迟,但意识清醒,我做了自我介绍后,胡老汉告诉我说:“你们是检察院的,我家以前也有检察院的人上我家门,他们今天为什么没有来?”我拉着胡老汉的手说:“以前的人有其他工作,现在我负责你们楼栋,如果不嫌弃,我就是你的儿子,你有什么困难可以告诉我,我力所能及一定帮忙解决。”听了这话,胡老汉扭过头望着我,眼睛一动不动。我问胡老汉的儿子是怎么回事,胡兄对我说:“老爹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我,他从年轻时就想再要个儿子,这个心愿一直到现在没有实现。”我听到后,立即拉着胡老汉的手动情地说:“胡叔叔,我就是你第二个儿子,今后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我会立即来。”胡老汉热泪盈眶,慢慢道来:“我知道你是公职人员,你们工作忙,现在党的政策好,吃穿不愁,时不时还有人给我们送来吃的穿的,逢年过节还有人给我几张毛爷爷,我没有什么要求,只需要你有时间过来看看我们。”听了胡老汉一席话,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老人家想有人多陪陪,唠唠嗑,解解闷。我询问胡老汉儿子胡兄,多少天过来看望胡老汉一次,胡兄说基本上每天都要过来瞅瞅老人家,我知道胡兄也有一大家子人,平时事多,我就对胡兄说:“老哥,我们做个约定,以后你每周从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过来看看老人家,我平时工作忙,周六周日我过来看看老人家,有什么帮忙的我来。”胡老汉听到我这么一说,把一双粗糙的手伸过来拉着我的手说:“你说的当真?”我坚定地点点头。胡老汉长出了一口气,默默地远视前方,久久不动。不知不觉地时间过去了半个小时,因为走访,我们还有5户没有走到,我起身告诉胡老汉,自己还有几户要走到,今天先说到这里,周末我一定过来。胡兄马上接口说:“周六中午你过来,我也回来,咱们整几个菜,整几杯酒。”我爽快地答应:“到时间我让我们当家的也过来做饭。”一家人笑口颜开。走出家门,胡老汉坚持起身送我,我们上三楼楼梯时,胡老汉仍然站在门口目送我们,我对同事小赵说:“周末我一定要过来再好好与胡老汉拉拉家常”,小赵对我说:“郝科,到时候我也过来陪老爷爷他们行不?”我扭过头问他:“你也想做胡老汉的儿子?”一行人会心地笑了。走在观江台回家的楼上,我望着汉江河清澈的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7月15日这天,天气像往常一样闷热。我来到一位退休的单身阿姨家,一家3口,阿姨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其中大女儿患有脑瘫,生活不能自理,每个月医药费都在一千元以上,家中困难可想而知。上次入户时,阿姨说孩子有脑瘫,走路不稳,提出能否帮助解决一辆轮椅,当时我联系了残联并作了承诺。这个问题现在落实了吗?我还能为群众做些什么呢?思考间,我已经带着一些生活必需品再次来到这户人家门前,阿姨一看我来了,十分热情,赶紧招呼我进去坐。我看了看,阿姨和她两个孩子都在,屋里变化不大,依然只有一张餐桌、一张沙发、一台电视,空荡荡的,只是在离餐桌不远的墙边多了一辆轮椅。我顿时感到安慰了许多。我把买的油、米、牛奶放好后,便和阿姨攀谈起来。交谈中阿姨的大女儿也一直拉着我的手,似乎把我当亲人一般。阿姨十分高兴,指着一边的轮椅说:“那就是上次你帮忙协调残联给解决的。”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您有什么烦心事或者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和我说,我一定尽力想办法。”临走时,阿姨把我送出门,仿佛自己家人在挥手道别。为什么开展“三认”活动,在这一刻,我找到了答案!
https://img.cjyun.org.cn/a/10167/202207/06a1160162f02e197544cbfc98797bcc.jpeg